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

象棋名宿趙汝權

 


《註》:引用網上的圖片。


趙汝權,廣東台山人,生於1952年。他9歲時從廣州移居香港。從未上過小學,自小就跟隨玉器師父學做玉器。他一有空閒時就會走到附近公園看人下象棋。逐漸掌握奕棋之道。他沒有師承任何象棋名手,乃無師自通自學而成。之後他逐漸以象棋為終生事業。1969年,就在他17歲那年,就奪得(香港象棋公開賽)青年組冠軍,以象棋為業邁出了一大歩。1976年,趙汝權以24歲之齡就奪得香港象棋個人賽(單人賽)(香港國奕會舉辦錦添紀念杯選拔賽)冠軍,之後聲勢更加一發不可收拾。由於趙汝權學習象棋乃無師自通自學而成,天才棋藝實在無庸置疑,因而有鬼仙的稱號。又因為他原本居住在黃大仙,下棋下得名氣越來越大,因而被人冠以黃大仙棋王的稱號。但誰知叫下叫下竟被人省略了後面棋王二字,索性稱他為黃大仙了(也有稱呼他為阿仙的),自始趙汝權又有黃大仙的稱號。同時亦因為趙汝權好酒的關係,所以又有酒仙的稱號。同年1976年,在菲律賓舉辦的第6屆亞洲象棋比賽中,趙汝權就奪得亞洲象棋比賽個人賽亞軍的殊榮(香港魯鍾能為個人賽冠軍)(亞洲象棋比賽香港隊奪得團體賽冠軍)。同年,趙汝權奪得港澳象棋比賽冠軍。於港菲象棋聯誼賽中又奪得冠軍的殊榮。1977年,在馬尼拉舉辦的中、菲、馬、港象棋賽中,中國隊首次走出國門對外進行象棋交流活動。當時趙汝權風頭正勁,自然成為中國隊的頭號勁敵。而趙汝權亦是首次面對住有楊官璘、胡榮華在陣的中國隊。趙汝權初遇楊官璘,因一歩棋而致敗,最後以1負1和的成績受挫於楊官璘。不過趙汝權就以1勝1負戰平當時在國內風頭正勁的胡榮華,當可作出補償了。及後在表演賽中,趙汝權終以180多着馬拉松式戰鬥中從楊官璘手中扳回一城。最後趙汝權在中、菲、馬、港象棋賽中奪得亞軍的殊榮。同年,香港國奕會舉辦首屆中港象棋比賽。是自50年代以來,中國以象棋隊(中國隊)的名義首次在香港作賽。香港依然派出魯鍾能、趙汝權參賽,以對抗有楊官璘、胡榮華在陣的中國隊。賽事在修頓球場舉行。由於胡榮華是多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,而趙汝權則是上一年香港象棋比賽的長勝冠軍,於是吸引力非常巨大,吸引了1000多名觀眾擠滿了修頓球場的看台。胡榮華首局在鬥順炮中就使出了新變着,結果未到33個回合,趙汝權未發揮所長就致敗。第二局雙方就下成和局。最後趙汝權以1負1和的成績受挫於胡榮華。及後在第二屆中港象棋比賽中,趙汝權再次遇著楊官璘。但這一次趙汝權以1勝1負的成績戰平楊官璘。其中第一局棋,趙汝權着法雄悍,就連楊官璘也招架不住。1983年在香港體育節象棋名手比賽中趙汝權奪得亞軍的殊榮。而在1984年-1993年期間,他又奪得第2屆、第3屆、第5屆和第9屆中山盃象棋國際邀請賽冠軍的殊榮。1988年,趙汝權是亞洲象棋聯合會首批獲批准為5位特級國際大師之一。1989年在第二屆棋王賽中奪得第3名,2008年第三屆楊官璘杯全國象棋公開賽海外組奪得冠軍,實力依然雄厚。在香港他曾經奪得1976年、1977年、1979年、1982年、1984年、1986年、1987年、1995年、1997年、1998年、2003年、2004年、2005年、2006年總共14屆香港象棋個人賽(單人賽)冠軍,創下香港輝煌的歷史。實在無出其右。而多年來趙汝權在各項賽事中,先後有戰勝過胡榮華、楊官璘、柳大華、李來群、王嘉良、呂欽、徐天紅、趙國榮8位特級大師的紀錄,由此可見趙汝權實力之強頑。趙汝權的棋風特點是攻殺凌厲,着法凶悍。他中盤扭殺力強,殘局功力精深。常能以奇兵制勝。他臨戰經驗豐富,戰鬥力頑強。既能速戰速決,又能作持久戰。他統領香港棋壇足足30年,是香港棋壇不可多得的天才棋手來的。

港壇人才輩出時

悅強之後崛起時

無師自通由自學

攻殺凌厲耀當時

吳獅皇

(2020年11月15日)

(2025年8月30日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單兵巧勝單士

  《註》:引用網上的圖片。 (秘訣):就是兵和帥各佔一條肋道,強迫士移動,致使兵能把士吃掉,導致將軍欠行致敗。 1)兵五進一   士5退4 黑不能將5平4或平6,因紅兵五進一吃士後,速勝!所以黑只能夠退士而已。 2)兵五平四   將5平6 3)帥五平四   士4進5 4)兵四進...